8月7日至8日,交通运营服务系“轨道溯源·交通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12名师生深入西安地铁网络,紧扣“小我融入大我”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核心主题,立足专业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

8月7日,团队走进万寿南路站、西北工业大学站、行政中心站等5个特色站点。在“幸福不易・铭记功勋”英模功勋主题通道,参观学习“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事迹、董存瑞等十大英模事迹与“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历史影像,深切感悟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在“航天强国”科普长廊,同学们通过影像和展品,了解我国的重大科技成果,学习科研工作者们投身海洋强国建设、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的矢志报国情怀。实践团师生还前往西安事变纪念馆,深入了解重要历史事件, 进一步深化历史认知与历史责任。此外,学生结合专业观察站点空间设计在文化展示与客流疏导中的作用,协助工作人员开展志愿服务。
8月8日,团队走进钟楼、大雁塔、寒窑、 青龙寺等六座文化地标站点,从站内建筑元素探寻西安城市地标历史变迁,通过“唐韵风华”文化墙感受盛唐繁华,在“诗词长安”长廊感受古朴浓郁的唐诗文化氛围,于清代、元代古井遗址感受考古发掘的现场实景,借助寒窑站主题设计体会文化魅力,在出土文物展出中领略文化与建筑艺术特色。学生们重点剖析文化元素在车站环境中的融入方式及其对乘客文化感知与行为模式的影响,为专业创新储备案例。


此次西安地铁深度研学,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更是一场立足专业前沿的实践性学术探索。实践团师生以脚步丈量城市钢铁脉络,用专业视角解码文化基因,在深研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有力锤炼了青年学子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过硬本领。(交通运营服务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