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西安城墙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这是城市的最早功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局和经济文化中心。明代西安城墙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城堡,始建于公元1374年。明西安城墙是在唐代长安皇城和元代奉元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原为夯土城墙,公元1568年,在夯土城墙外首次包砌青砖。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口沿等。它是我国六大古都中保存至今唯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垣,它无声的诉说着历史,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风貌。
西安城墙由主体墙、宇墙、垛墙、海墁、排水系统、敌台、角台、马道、城壕、城门、郭城、月城、瓮城、闸楼、箭楼、城楼、敌楼、角楼等组成。无论从建筑或是从军事、审美等角度上讲都具备了中国历代城墙最完美的形式,成为当时最完整的军事防御系统。
明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2.75公里,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主体城墙的高度为12米,底宽16—18米,顶宽12—14米,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非常坚固。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被称作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是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全城共有排水槽167个,每相隔40—60米一个,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高0.7米,厚0.45米的宇墙,也叫女墙。为了了望和射击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高1.75米,宽0.51米的垛墙。在垛墙上每隔2.7米处有凹形垛口,全城共有这样的垛口5984个,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墙特殊的相貌。在垛墙顶部,覆有半圆形的封顶砖,它的设置即可防止雨水渗入墙身,又可防止敌人甩勾攀缘,起到了保护和防御的双重作用。大家还可以看到在垛墙的底部每隔27米有方孔(悬眼),士兵可在上面垛墙的掩护下,从悬眼向外窥察、射击,既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又能有力地杀伤敌人。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俗称敌台或马面),起到守城以线连点,以点控面的作用。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打破了长期存在的造成城上作战局限性大的水平战线布局,开辟了城墙上的立体战场。它伸出墙外侧7米,宽15米,高与墙齐。它贵在于向外伸出,而不在横阔,大家可以看到,墩台上左右有垛口,便于抛打擂石,发射箭矢,台正面垛墙不开口,并比左右垛墙略高,可防止从城下正面射来的箭矢伤人,使将士们能在墩台上放心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各墩台相距120米,60米的中心点,恰是弓箭、飞钩、滚木、擂石、掷枪等抛掷类武器的有效射程,使攻城的敌人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体现了墩台在战术防御上的巧意。在墩台上建的敌楼(卡房),既可给守城的将士提供休息、储备的场所,又可在上面了望观察敌情,并利用外突的特点,组织火力集中兵力进行围攻。全城共有这样的敌台98个。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突出于墙体1.9米的实心角台,上面建有角楼,是镇守城墙、城角的重要军事据点。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说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另外一种说法是这是元朝城墙的遗迹,与元安西王府的蒙古包圆形城墙角相似。其次还有地裂说、惩罚说等。
沿城墙内侧一周为宽20米的环城马道,顾名思义,它是城防兵马在城下做全城部署的专用通道。一旦发生战事,兵马在城墙的掩护下在城内沿城墙迅速调动,既节省时间,又利于安全。
在城门两侧的城墙内壁,原建多处等腰梯形的滚砖坡道(蹬城马道),这种马道宽6米,高与墙齐,成45度坡道,它紧贴于墙壁,外侧有护墙,下端道口建有门楼,大门朱漆,又称“大红门”。这种可同时驱三辆马车并行的马道是兵马登城的必经通道,城上兵马均通过此坡道登城。在当时,“大红门”把守的十分严密,平时不许守兵私下出入,亦不许闲杂人等潜上,一般百姓更不得随意登城,它是关系到整个城池安全的要害部位,只有在士兵吃饭、换班时方才开门。晚上中军禁夜炮响后。便封锁不开。
沿城墙外侧一周为30米—50米的开阔地,不植树木,使攻城的敌军无处藏身。城墙外侧沿开阔地有水面宽23米,深18米,周长15公里的护城河环绕。当时在护城河内沿筑有高2米,厚0.6米的壕墙,外为壕堑,内为夹道,提高了护城河的防御作战能力,要想越过护城河到达城下,唯一的通道就是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的横跨城河的吊桥。
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东门名长乐门,因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的愿望。南门叫永宁门,在民间,百姓们认为南方是火神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南门,南城门的“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并且在南门不开正南门,以示诚意。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这四座城门是由三道城即:郭城、月城、瓮城,三座楼即:正楼(又名城楼)、箭楼、闸楼组和而成。现在我把这几道城和几个楼,给大家作一介绍。
首先给大家讲郭城。郭城是护城河以外拱卫城门的四个夯筑城垣,它是四个城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进入西安城的第一个关口。在郭城上建有稍门(现以不存在,只留有地名,如:南稍门、西稍门等)。
其次是紧卫护城河的月城(羊马城),月城有城墙与主墙体相连,城上临河建有闸楼(又名谯楼)。楼下门洞紧扼护城河上的桥头,城门防区的前沿用于控制吊桥,如遇兵乱之时,郭城警报一响,楼上便拉起吊桥切断其通往城内之路。此楼还做观察敌情、打更报时之用,这是大城门的第二道防线,为什么叫羊马城呢?它还用于晚上关上城门后有些远道而来的人由于天晚进不了城,可以将其所带的羊、马赶入此城中休息,等到第二天早上城门开后再入城内(现以不存在,只有南门恢复了一座月城和闸楼)。闸楼正面楼壁与月城墙面结为一体,楼前面为吊桥。闸楼上常备火炮、弓弩手以及传声用的钟、鼓、锣,还作观察敌情,打更报时之用。这是城市的第二道防线。
再次是紧靠月城以青砖为主体结构建造的箭楼,因楼壁上辟有箭窗防御之用,因此叫箭楼。箭楼外壁厚达2米,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箭楼比城楼宽四间,又是纵深防线里的最高点,它对护卫城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内城墙上筑有正楼,正楼平时属城市公用建筑,战时则是主将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虽然不在纵深前沿,但也体现出城楼建筑的军事功能。
城门是整个防御体系中的重点,又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唯一通道,战时又是攻守双方的主要争夺目标。因此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城门的坚固程度是维系全城安全的关键,因而,修建城门都以其坚固、牢靠为标准。它外型威武森严,实体敦厚,整个城门除门扇是用木材制成外,其余均是用城砖券砌而成。西安城墙门洞的高低、宽窄建造的十分科学。城门洞以装门处为界分为内外两段,面向城里的门洞修的高大、宽敞,可供3辆马车同时通过,有利于拥兵待发。而面向城外的门洞则低矮、窄小,因而易守难攻,有利于防守。城门门扇用厚16厘米的木板制成,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大泡钉81个,小泡钉1508个,这样密度的钉群挤满了门扇的材质,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西安城的第三道防线。
在城楼与箭楼之间,建有拱卫城门的小瓮城,其墙与城等高,背面依托大城,东、西、南、北四门瓮城的形制、大小大同小异。以西门瓮城为例:它南北长71米,东西宽55.31米,面积达3652平方米,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月城和箭楼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以上两道城门与闸楼、护城河、瓮城相结合,构成了一个严密、坚守难催的军事防御体系。
西安城墙不仅高大坚固,而且构筑精良,特别是现存的城楼、箭楼等建筑,既不失防御设施的坚固厚实,又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幽雅华贵,构造之精,设计之巧,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平,它将与城内现存的其它古代建筑融为一体,相映生辉,使这座古城堡显得更加充实。富有活力。
近年来为了恢复西安的古都风貌,为了保护好这座古城堡,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此同时,在城墙的四周兴建了环城公园,使人们在观赏这座古建筑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使这座古代建筑重新焕发出宏伟壮观的风采。